安徽專升本持續為大家帶來復習備考資料,接下來為大家帶來2022年宿州學院專升本考試防疫須知及健康承諾書的詳細講解,希望能幫助大家順利備考哦。預祝大家考試成功哦。
2022年宿州學院專升本考試防疫須知及健康承諾書
各位考生:
宿州學院2022年專升本考試(專業課)定于7月3日在我校教育園區校區舉行,為確保廣大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結合當前疫情防控要求,現就考生健康考試須知提示如下:
一、考前準備
1.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并持續關注安康碼狀態。考生下載、打印《考生健康承諾書》,并閱讀相關內容。做好考前連續14天本地健康監測,每日測量體溫,如實填寫《健康承諾書》。同時,應持續關注安康碼的狀態,若安康碼異常,要及時按照相關疫情防控要求轉碼。符合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條件的考生,要主動接種、應接盡接。考前如出現發熱、干咳、咽痛、乏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異常癥狀,要盡快就醫、及時診療,進校前須提供醫療機構出具的非新冠病毒感染診斷證明。
2.提前規劃赴考行程。目前仍在省外的考生,要提前規劃好赴考行程,按照宿州市疫情防控的要求,及時返皖并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已在省內的考生,非必要不離皖,以免影響正常參加考試。考生返皖及前往宿州市參加考試前要提前了解出發地和目的地的防疫出行政策,按屬地要求落實防疫措施。
3.務必做好個人健康防護。所有考生自考前14天(6月19日)至考試結束前,要嚴格遵守屬地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和要求,切實做好個人健康防護,不參加聚集性活動,不到人員密集和流動性較大的場所活動,不接觸有疫情傳播風險的人員和物品,不跨市區流動,更不能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同時要求與考生本人一起共同生活的家長或親屬等也要嚴格落實屬地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和要求。
4.提前了解進校查驗材料。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疫情防控部門要求,考生須在參加考試時主動出示本人首場考試開考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單(證明),不能提供者將影響正常參加考試。
二、進校入場考試
1.做好出行防護并提前規劃行程。考生須提前規劃好出行時間和路線,赴考途中做好個人防護,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積極配合所在地和來校途中的疫情防控工作。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妥善保存旅行票據信息,記錄班次、時間和地點,須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衛生。途經中高風險地區時不得下車。途中避免在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逗留。要注意飲食衛生。來宿州途中,身體出現疑似癥狀,應當主動報告,及時就近就醫。
2.留足赴考時間并配合防疫檢查。考生要適當提前到達考點,進校入場時要佩戴口罩,保持1米間距,避免擁擠,按規定接受體溫檢測。
3.考生一律從學校南門入校,開考前1小時入校。進校時實行“六必查一詢問”(查驗身份證、準考證、安康碼、行程碼、首場考試考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紙質版或電子版均可)、體溫,詢問有無發熱、干咳、腹瀉等新冠肺炎相關表現),對可疑癥狀患者必須詳細詢問具體的癥狀體征和流行病學史。體溫正常(體溫低于37.3℃)且健康碼、行程碼為綠碼的方可正常入校;異常考生,按疫情防控應急措施處置。
4.首場考試時,將《考生健康承諾書》《誠信考試承諾書》交于監考人員。
三、考試要求
1.低風險地區的考生在進入考場前要佩戴口罩,進入考場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決定是否繼續佩戴;非低風險風險地區、隔離考場的考生須全程佩戴口罩。考生進校、入場時不得因為佩戴口罩影響身份驗證。
2.考生在考試期間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應立即向考試工作人員報告,并服從學校應急處置安排。
3.考試結束時,考生須按學校工作人員安排,有序錯峰離場,保持人員間距,不得擁擠,不得在考場及校園內滯留聚集。
四、其他要求
1.考生應自覺做好身體健康監測,凡隱瞞或謊報旅居史、接觸史、健康狀況等疫情防控重點信息,以及在考試疫情防控中拒不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防疫檢測、詢問、排查,造成嚴重后果的,將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追究責任。
2.按照省教育招生考試防疫工作規定,對于核酸檢測、安康碼、體溫、行程碼等異常的考生,學校將會按照規范程序分類安排考場,請考生務必服從相關考試安排,確保能夠參加考試。
3.考試疫情防控措施將根據疫情變化適時調整,請考生關注宿州學院招生網及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信息,并主動了解宿州市及學校疫情防控最新要求。
以上就是關于2022年宿州學院專升本考試防疫須知及健康承諾書的簡要介紹了,希望大家在安徽專升本考試中能夠取得自己心儀的成績。想知道更多專升本考試的相關資訊,如安徽專升本準考證打印、招生學校、考試動態、招生專業等。敬請關注安徽專升本考試網。
想了解更多安徽專升本考試信息,可以關注安徽傳愛專升本網微信公眾號,回復“升本試題”即可獲取安徽專升本真題。還可以掃碼加入右側【安徽專升本考試交流群】或點擊【在線咨詢】為你在線解答,快跟上安徽專升本考試大部隊吧!

安徽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